2018年,全市質量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質量提升行動年”活動為主抓手,緊緊圍繞“提升大質量、助推大產業、服務大市場”工作定位,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進質量品牌建設、健全完善質量信用體系建設、著力創新質量工作機制,全力創成“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為開啟質量強市新征程、推動湘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
1.將質量強市戰略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完善研究質量強市戰略、分析質量發展形勢、決定質量方針政策的工作機制,構建 “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成立與高質量發展和開展質量提升活動相適應的高規格的質量強市(發展)領導機構,進一步明確機構職能職責,充實擴大機構成員單位,強化縣市區(園區)質量工作責任。充分發揮質量強市(縣區)領導小組作用,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加強質量管理和隊伍能力建設,認真落實質量工作責任制。持續開展質量強市示范活動,支持質量強縣(區)、質量強鎮示范創建,探索具有湘潭特色的質量發展之路。
2.全力創成“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2018年是湘潭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的沖刺年,為按時按質完成創建工作任務,按照《湘潭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潭政辦發〔2015〕29號)的要求,制定出臺《2018年湘潭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行動方案》,持續開展示范創建,補齊創建工作短板,打造創建亮點特色,切實做好迎接質檢總局正式驗收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創成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3.建立完善質量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參照國務院對省政府、省政府對市州政府質量考核的模式,建立完善質量考核的標準體系,簡化考核流程,提高工作實效。各縣市區(園區)要探索開展對鄉鎮、街道辦事處質量工作考核,將質量責任傳遞到基層第一線。
二、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4.完善質量提升工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2017〕24號),推動黨委和政府把質量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出臺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湘潭市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建立質量提升督促檢查機制,綜合運用會議推進、督查推進、考核推進等手段,實施質量調度、質量議事、情況通報,督查考核,形成統籌推進質量提升工作合力,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5.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年”活動。圍繞“打造戰略新興產業質量高地、提升優勢傳統產業質量、全力提升服務質量”三大重點任務, 聚集我市“1+4”特色產業、“3+1”產業體系,重點在智能裝備制造業、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等行業領域綜合施策,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總體水平。
6.督促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指導企業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大力推廣卓越績效、精益生產、質量持續改進等先進管理模式和方法。引導企業開展“質量第一”、QC小組、質量管理小組評優等活動,推動質量評價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滿意率”躍升。
7.廣泛開展“雙零”活動。在全市范圍開展以“服務零距離、質量零缺陷”為主題的中小企業質量技術服務活動,堅持問題導向,突出補短板、抓弱項,從生產一線的源頭夯實質量提升基礎。開展中小企業質量需求調查問卷工作,了解中小企業對質量基礎設施的需求情況,精準實施幫扶。
三、大力實施品牌培育工程
8.抓質量品牌建設。制定實施《湘潭市發揮品牌引領作
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行動計劃》,以發揮標準和品牌引領作用為切入點,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通過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市場等手段,加快形成一批擁有核心競爭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按照政府培育、企業創建的思路,實施精品名牌培育工程,推進重點企業導入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樹立質量品牌標桿。深入開展政府質量獎、名牌產品等質量品牌的培育和創建活動,支持大型骨干企業實施品牌多元化系列化發展戰略,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開展“中國品牌日”活動,加大品牌創建、宣傳和推廣力度,以品牌建設助推湘潭經濟發展轉型。
9.抓品牌發展環境優化。加強對名牌企業跟蹤動態管理,適時掌握品牌企業發展動態,鞏固質量品牌建設成果,維護品牌聲譽與價值。組織開展質量品牌宣介活動,通過大講堂、培訓班、觀摩學習、現場交流等方式,宣傳推廣質量創新的好經驗、好做法,強化典型和標桿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品牌企業參與國內特色品牌展示和國際品牌展示展覽,推動品牌區域交流與國際交流合作常態化。鼓勵企業開展品牌價值評價,確立品牌無形資產的地位,提升品牌價值和效應。
10.抓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把創建“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作為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抓手,加大培育服務力度,制定扶持政策,積極組織指導園區申報,提升區域品牌價值,放大質量品牌效應。指導“全國韶山紅色旅游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支持檳榔、湘蓮、水滸廟、工業園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
11.抓質量標桿典型引路。完善質量獎評價培育機制,實行培育與評審相結合,最大幅度發揮政府質量獎的引領導向作用。修訂《湘潭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召開第二屆市長質量獎頒獎暨全市質量工作會議,表彰一批標準化和品牌建設項目,充分發揮政府質量獎、質量品牌獲獎企業的標桿作用和示范效應,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傳播質量文化,提升湘潭質量的影響力。
四、加強獲證企業事中事后監管
12.突出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列入生產許可證目錄的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鋼材產品、防爆電氣、水泥等重點產品實施加嚴監管,組織開展重點工業產品獲證企業專項監督檢查,對于不符合要求的責令限期停產整頓,直至撤銷生產許可證。嚴厲打擊鋼鐵、水泥產品無生產許可證違法生產行為,積極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13.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獲證企業證后監督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明確《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監督檢查事項清單》,完善獲證企業“市場主體名錄庫”,制定隨機抽查工作細則和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對市轄獲證企業每年監督檢查1次,對縣市區轄區內的獲證企業,市局按25%的抽查比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派出檢查人員。嚴格落實層級監管責任,按照“誰管轄、誰負責”的原則進行責任劃分、倒查和追究,確保監管工作責任落實到位。
五、夯實質量工作基礎
14.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制度建設,完善質量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依托“信用湘潭”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湘潭誠信平臺等,推進質量信用信息全面公開和共享。進一步推進“湖南省企業質量信用檔案數據庫”企業質量信用信息歸集工作。鼓勵企業開展質量誠信承諾活動,發布質量信用報告,強化誠信自律,踐行質量承諾,堅守誠信底線。建立質量“紅黑榜”誠信制度,加強聯合懲戒實施力度,促進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15.加強質量文化建設。以樹匠心、育匠人、出精品為抓手,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為推進湘潭制造“品質革命”提供動力。圍繞質量月活動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質量文化主題活動,培養崇尚質量、投入質量的文化氛圍。組織開展質量文化建設經驗交流及成果發布,營造質量第一、安全至上、誠實守信、精益求精的質量文化氛圍。
16.加強質量人才培養。聯合浙江大學等高校組織培訓質量管理人員,采取組織到示范區與質量標桿企業觀摩學習、組織質量獎企業進行巡回講座、組織質量專家到園區講授質量知識等方式,傳授先進質量管理經驗,積極開展企業全員質量素質提升活動,鼓勵引導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的質量管理培訓,加強對一線工人的工藝規程和操作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