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湖南省食安辦、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全省預防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交流視頻會議。省食安辦主任、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劉湘凌在會上強調,要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堅決遏制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多發頻發的勢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省衛健委副主任彭振國出席會議并講話,省食安辦副主任、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躍文主持會議。
會議組織觀看了寧鄉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傳片和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示范性應急演練視頻,寧鄉市市長付旭明作了防控經驗交流,省食安辦、省衛健委、湖南師大生命科學院、省疾控中心聯合發布了《湖南常見毒蘑菇中毒防治手冊(第三版)》和《湖南省劇毒蘑菇中毒診斷技術指南(第二版》。
會議指出,當前正值野生蘑菇生長旺盛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刻不容緩。湖南省野生蘑菇資源豐富,有毒野生蘑菇已成為全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主要致病和致死因子。2015年以來,全省累計監測到與有毒野生蘑菇相關的食源性疾病事件1000多起,發病3700余人,死亡74人,時間主要集中在夏秋季野生蘑菇生長成熟季節,多發生在山區、林區農村家庭,基本為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風險分級提示,灰花紋鵝膏、裂皮鵝膏、亞稀褶紅菇、日本紅菇、大青褶傘菌等均存在很高的中毒風險。
會議指出,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各級各部門務必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推進農村食物中毒預防控制和應急救治項目的組織實施,建立完善常態化的宣傳預防、應急救治、防控保障等機制,實現今年全省農村居民毒蘑菇防控知識知曉率達到70%以上、中毒事件和人數繼續下降的預期目標。
會議要求,要強化宣傳,注重實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意識。宣傳教育是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各地要抓住宣傳教育這個“牛鼻子”,突出宣傳對象全覆蓋、突出宣傳內容針對性、突出宣傳載體多樣性、突出宣傳隊伍廣泛性,從群眾的親身體驗出發,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便于群眾接受的方式,開展“全覆蓋、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切實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
會議強調,各地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強化督查考核機制,部門聯動、區域負責、任務分片、責任到人,切實把責任落實到位,把壓力傳導到位,確保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不留死角。
省食安委成員單位相關處室負責人,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處室和二級單位的負責人,省疾控中心、湖南師大特邀專家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州和縣市區比照主會場參會人員在分會場參加會議。